2017-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分析
中国已成为世界di一大的工业机器人需求国,市场发展稳定,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仍然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深入和国际制造业中心向中国的转移,我国的机器人市场会进一步加大,市场扩展的速度也会进一步提高。中国劳动力价格上涨推高生产成本,被认为是工业机器人快速进入生产的原因之一。自2008年1月1日,新劳动法实施以来,中国各地上调了zui低工资水平,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出现民工荒,中国人口红利渐失,一些生产型企业开始外迁。并且近几年中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已经不断出现,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汽车及电子行业。随着中国工业企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人自动化线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大,并且逐渐成为自动化生产线的主要方式。
据睿工业2016年研究显示,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其中以六轴多关节机器人为最,占总体销量的46.2%。预计未来几年将会维持30%以上的高增长率。我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装备的市场刚刚起步,而国内装备制造业正处于由传统装备向先进制造装备转型的时期,这就给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研究开发者带来巨大商机。人工替代和产业升级被认为是推动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快速发展的驱动因素,与此同时,我国目前的机器人密度(每万名生产工人占有的机器人数量)相对较低也给未来市场的开拓提供了余地。
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整体增幅比较乐观,销售量达到82,495台,同比增长39.6%,销售额达到128.2亿元,同比增长37.3%。在宏观经济和制造业增速下滑的态势下,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继续维持30%以上增长速度。鉴于工业机器人替代空间巨大,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仍将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机器人本体市场需求旺盛, 需求有望实现 25%同比增长。预计2017年我国机器人整体市场需求量约 11.5 万台,同比增长 25%,其中多关节工业机器人(3 关节以上)有望达到7万台。
未来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将持续受到政策的利好。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三个时间节点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的目标,分别是15万台、26万台和40万台。